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

歷史選讀:張耳陳餘列傳

參考這篇張耳陳餘列傳
簡單講一下故事內容。張耳陳餘都是魏大梁人,娶了有錢老婆,家中養賓客,兩人相互認識後結為生死之交。後來兩人一起投靠陳涉,說服陳涉分兵攻趙,兩人和武信君以三千兵馬攻趙,一路順利,兩人扶立趙後人為趙王。後來部將李良反叛,擊破張耳,但被陳餘所敗後投降章邯。章邯攻趙,圍趙王歇和張耳於鉅鹿,陳餘擁兵數萬於鉅鹿北方。張耳遣使陳餘求救,陳餘拒不發兵,給張耳使者五千兵試攻秦軍,五千兵全軍覆沒。項羽來救鉅鹿,破釜沉舟大破章邯。項羽從此為諸侯領袖。

勝利宴會中,張耳責備陳餘不肯救鉅鹿,又懷疑自己派出的使者是被陳餘所殺,而非戰死。陳餘生氣,把印綬給張耳,然後去上廁所。張耳原本不接受印綬,但是旁邊有人跟他說天上掉下來的兵馬,不要白不要,所以張耳就拿了印綬。陳餘上完回來,發現張耳拿了印綬,他本以為張耳不好意思拿,沒想到他這麼厚臉皮,兩人從此交惡。

項羽分封諸侯,張耳為常山王,但是陳餘只封了三個縣。陳餘心中不平,跟齊王借兵攻破張耳,與趙王共治趙。張耳就投降了劉邦。漢二年,劉邦邀請陳餘出兵合攻項羽,陳餘說他要看到張耳的人頭才肯出兵 (這原本是張耳陳餘最後一個和好的機會,但是陳餘不要,他必殺張耳),劉邦就砍了一個長的像張耳的人的頭交差,於是陳餘出兵。漢聯軍被項羽擊敗,陳餘也發現了張耳的人頭不是本人,所以又不跟漢聯盟。

漢三年,劉邦派韓信攻趙,張耳為副。韓信以背水之計大破陳餘和趙王,將陳餘斬首(可見張耳之必殺陳餘)。張耳死於漢五年,兒子封為趙王。所以他只比陳餘多活了兩年。

這生死之交究竟何時開始變質?就是源於陳餘不救鉅鹿。觀察當時情勢,所有諸侯都發兵想救鉅鹿,但是章邯勢大,根本沒人敢進攻,每個人都想保存實力,不是只有陳餘如此。當時也只有項羽能救的了鉅鹿,不過事前沒有人會知道項羽能成功。勝利宴會中本有和好機會,但是張耳聽信讒言,接收了陳餘兵馬,導致了後來雖然兩人都是反項羽的政治立場,卻彼此無法饒過彼此的性命。若論軍事才能,可能還是陳餘高些,若不是韓信,靠張耳應該是無法攻破趙國的。

結論:真正的友情不是沒有,但是得通過利益的考驗。但是世界上能通過利益考驗的人原本就很少,這些人成為你的朋友的機率就更小了。即使你自己也未必能通過利益的考驗。所以也不用去責怪朋友,那只是人之常情。真的利益衝突發生,也許你要以更寬容的態度來看待,就像鉅鹿之戰以後,如果你是張耳,你可以選擇原諒陳餘。你總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像項羽一樣勇猛吧?你如果從此憤世嫉俗,遠離朋友,對你也沒什麼好處。